作为中国应用化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李颖从业十余年来始终忙碌在科研一线,至今已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荣获省科学技术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奖励、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为推动中国应用化学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化工产业的产品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颖现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天津工业大学是中国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同行专家和学生们的眼里,李颖是一个脚踏实地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化学科研与教学权威。她在世界一流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后研究,而后又在拥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Utah state university完成了访问学者研究工作。毋庸置疑,李颖学术积淀丰厚,掌握着世界应用化学领域最具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饮用水中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子印迹检测技术研究”项目时,李颖带领团队率先将分子印迹技术与石墨烯材料相结合,以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为模板分子,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石墨烯分子印迹聚合物杂化材料。此种材料的合成在应用化学领域当属首创。然后,李颖利用该杂化材料制作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响应机制。该课题的完成为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感检测平台,拓宽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水工业上的应用。 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具有极严重的危害,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是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此前,如何快速、高灵敏检测饮用水中的雌激素已成为水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李颖的研究成果为此项难题的解决打开了突破口,为水环境领域乃至应用化学工业的技术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从该项目立项到结题,李颖及其团队的研究动态一直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另外,在博士后研究期间,李颖还担任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该研究将功能石墨烯材料与碳纤维相结合,通过化学接枝方法,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能、高化学活性和高浸润性的新型复合材料增强体。并以该新型增强体合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增益效应。通过此项研究,李颖实现了实验室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功能化石墨烯材料修饰的碳纤维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均在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实际生产线上进行,充分将产学研融合在一起。 李颖的行业成就有目共睹,多年来,她为应用化学学术研究所付出的心血令同行专家深受鼓舞,她在项目开展中所表现出的领导力和创新力让人敬佩不已。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位杰出的教学专家,为应用化学领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李颖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令人感动,不愧是应用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文/张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