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一文的体会   近期,重温《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一文,文中关于党委办公厅(室)“枢纽、参谋、助手、窗口”职能定位及“主动服务、精准落实、协同发力”的要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以下简称“消保”)工作的核心职责高度契合。作为直接对接群众消费诉求、统筹协调消保资源的岗位,但每一项工作都连着群众“钱袋子”、关乎市场“晴雨表”,必须以“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站位,把“服务群众、护航消费”的责任扛在肩上,将文章精神转化为推动消保工作提质增效的实际行动。   锚定“参谋助手”定位,把准消保工作“方向舵”   文中强调“参谋服务要围绕中心、把握大局,做到‘参之有道’‘言之及时’”。消保工作的“大局”是群众对“放心消费”的期待,“中心”是解决消费领域痛点难点。这要求我们跳出“就投诉办投诉”的局限,以“智囊”思维为消保决策提供支撑。   调研要“贴民心”,找准问题症结。聚焦预付卡跑路、新能源汽车售后、老年群体防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定期深入商超、社区、农村集市开展“沉浸式”调研,既收集消费者“吐槽点”,也记录经营者“堵点”,针对消费维权热点,开展调查分析,发布《茶叶过度包装消费报告》。比如上半年,我市兰香量贩闭店事件,市消协第一时间主动发声,引导商家依法依规闭店,守住30天公示期正常经营的底线,妥善化解3300名消费者的会员卡问题,挽回经济损失122.37万元,从源头减少了消费者纠纷。   信息要“快准实”,做好风险预警。在重要时间节点,及时发布消费提示,对苗头性问题(如虚假宣传、霸王条款)提前向监管部门预警。同时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度,定期公示典型案例,增强消费者防范意识,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善用“协调联动”方法,织密纠纷化解“一张网”   文中指出“协调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消保工作涉及消费者、经营者、监管部门等多方,必须打破“单打独斗”思维,以“大消保”格局化解矛盾。   充分发挥市消协“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与保险、通讯、房地产、餐饮、物业等行业协会合作,印制《经营者维护消费者权益指导手册》,引导经营者自律、发展消费教育基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法院、司法局建立“诉调对接”“援调对接”机制,对复杂纠纷先调解,调解不成再走司法程序。   锻造“过硬队伍”,守住消保为民“初心线”   文中对干部队伍“忠诚可靠、业务精湛、作风扎实、公正廉洁、甘于奉献”的要求,是消保队伍的“必修课”,也是带队伍基本要求。我作为科长兼秘书长,必须带头建强队伍,让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成为消费者的“贴心人”。   一是抓业务提能力。定期开展“消保课堂”,邀请法律专家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组织工作人员模拟调解纠纷,今年已开展培训12场,达到消保队伍“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会办”,工作能力显著提升的总目标。   二是抓作风树形象。要求队伍做到“三个不”——不接受经营者宴请、不收受礼品、不偏袒任何一方,在调解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倡导“奉献精神”,面对节假日投诉高峰,全员轮班值守热线,确保群众“节假日消费不堵心”。   “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消保战线的一员,我们虽身处“兵位”,但心中要装着“帅谋”——谋群众之所盼,谋市场之所需,谋监管之实效。下一步,我将带领消保科与市消协团队,以文中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参谋、督查、协调、服务”职能,用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守护好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放心消费”成为我市消费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河南省三门峡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王梦舟) |